碳标签制度的国际实践及其对我国探索的启示与借鉴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碳标签制度的国际实践及其对我国探索的启示与借鉴

引用
为发展低碳经济,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碳标签作为一种推动产品碳减排的有效工具,其制度一经推出之后,便迅速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高度重视与推崇,成为全球性潮流.伴随新冠疫情对日常生活和消费理念的冲击,以及碳中和概念的普及,作为新兴事物的碳标签在国内也逐渐走入视线.绿色低碳发展环境下,碳标签制度势必会对企业的生产决策和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影响,其推广不乏动力,但仍面临数据真实可靠性存疑、标准不明晰、推广成本较高,以及公众认知低、接受难度大等诸多难题和挑战.碳标签作为一个"舶来品",就减排压力巨大的中国而言,更应以更积极的姿态面对,灵活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加快探索与实践,全力打通碳标签制度的"最后一公里",建立起一套与国情相匹配的低碳产品认证及评定制度,并协调国际标准与国内标准的统一,从而保障在承诺期限顺利实现碳中和发展目标,保护外贸不受碳标签技术壁垒的影响.

碳中和;碳达峰;碳标签;碳减排;碳交易市场;碳足迹;低碳经济;绿色发展

X196;F832.5

2022-02-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5页

28-4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西南金融

1009-4350

51-1587/F

2021,(1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