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843/j.issn.0366-6964.2020.08.024
沙拉沙星/β-环糊精包合物微囊的特性分析
旨在制备并表征沙拉沙星/β-环糊精(SAR/β-CD)包合物微囊新制剂,测定增溶倍数和包封率,进行SAR/β-CD包合物微囊的体外溶出与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采用搅拌法制备包合物微胶囊,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粉末X光衍射技术进行物态表征.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SAR/β-CD包合物微囊的增溶倍数和包封率,通过溶出试验研究SAR/β-CD包合物微囊在磷酸盐缓冲液(pH6.8)中的释放规律.最后,进行了环糊精包合物微囊在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评价.理化表征试验证明,药物进入β-环糊精空腔,成功获得了SAR/β-CD包合物微囊.3个试验批次的SAR/β-CD包合物微囊的平均增溶倍数和平均包封率分别为(25.3±1.15)倍和90.3% ±0.15%.在磷酸盐缓冲液(pH6.8)中SAR/β-CD包合物微囊的溶出率为95.6%,而普通粉剂的溶出率仅为72.2%,包合反应后的制剂溶解度和溶出度均有显著提高.药代动力学试验中血药浓度检测的标准曲线为y=1.5632 x-0.1896,R2=0.9993,在0.25~10.00μg·m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分析方法的精密度RSD值小于10%,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大于90%,同时小于110%;回收率试验表明,低浓度(0.50μg·mL-1)回收率为90.55% ±3.81%,中浓度(1.00μg·mL-1)回收率为93.85% ±3.14%,高浓度(2.50μg·mL-1)回收率为98.19% ±5.41%.冻融试验表明冻融稳定性(n=3)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5版)规定.鸡口服药代动力学试验表明,SAR/β-CD包合物微囊和沙拉沙星粉的AUC(mg·h-1·L-1)、Tmax(h)、Cmax(μg·mL-1)分别为43.59±0.50、2.18±0.09、5.99±0.30和17.27±0.30、0.98±0.07、1.19±0.10.成功制备沙拉沙星/β-环糊精包合物微囊新剂型,明显提高了药物的溶出率和生物利用度,对喹诺酮类药物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沙拉沙星、微囊、制备、表征、药代动力学
51
S859.53(动物医学(兽医学))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
2020-09-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993-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