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843/j.issn.0366-6964.2015.12.009
早期胚胎血管显微注射慢病毒载体制备转基因禽类的研究
根据禽类独特的生殖生理特点及特殊的胚胎发育模式,把原始生殖细胞法、显微注射法和慢病毒载体法3种转基因技术结合起来,以期探索出简便、高效的生产转基因禽类新方法.在鹌鹑胚胎发育至第13~15期,血液循环中的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数目达到最高值,血管显微注射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1,HIV-1)慢病毒载体,每枚胚胎注入1 μL,滴度为1×109 TU·mL-1.80枚鹌鹑种蛋,孵化出雏48只,孵化率为60%;对新生鹌鹑解剖后,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测,其喙部、羽毛、眼部、大脑、血管、心、肝、脾、肺、肾、腺胃、肠系膜、小肠、大肠、输卵管、肌肉及爪上检测到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特别是在性腺中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广泛性表达.Go代28只雄性鹌鹑中,成功采集到21只精液,其中5只个体精子基因组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阳性,阳性率为23.8%(5/21);在5只阳性个体的G1代46只后代中,有6只经PCR及印迹杂交(Southern blot)检测均为阳性,阳性率为13.0%(6/46).利用胚胎发育至第13~15期血管显微注射慢病毒载体能够有效感染此时期迁移的PGCs,获得性系嵌合体个体,最终成功获得转基因后代.该方法简便、高效的生产出转基因禽类,必将为禽类转基因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显微注射、慢病毒载体、转基因禽类、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46
S814.8(普通畜牧学)
信阳农林学院博士基金项目201201020;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项目2014-69;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B20143690
2016-09-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2185-2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