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鸭瘟病毒gC基因疫苗在雏鸭体内的表达时相和分布规律
本研究利用已建立的间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鸭瘟病毒(DPV)gC基因疫苗(pcDNA-DPV-gC)免疫雏鸭后其表达蛋白在雏鸭体内的表达时相和分布规律,为DPV gC基因疫苗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数据.将不同剂量(50、100和200 μg)DPV gC基因疫苗免疫3周龄天府肉鸭,于免疫后不同时间点(4 h、12 h、1 d、3 d、5 d、7d、2周、4周、6周和10周)分别随机宰杀2只雏鸭,采集肝、脾、肺、肾、胰、脑、胸腺、哈氏腺、法氏囊、十二指肠、盲肠、直肠以及注射部位肌肉,应用间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cDNA-DPV-gC在雏鸭体内的表达时相和分布规律.结果显示:①各剂量免疫组第1天在肝、十二指肠、盲肠、直肠和注射部位肌肉检测到DPV gC蛋白,其中注射部位肌肉的阳性信号最强;第2周时各组织中的抗原表达量达到高峰,随着时间推移,阳性信号以不同速度逐渐衰减;第10周时各剂量免疫组仍在肝、脑、十二指肠、盲肠和直肠发现持续表达DPV gC蛋白;而胰在所有时间点均未检出阳性信号;②pcDNA-DPV-gC在不同组织的表达量也存在差异,肝、脾、法氏囊、脑、十二指肠、盲肠和直肠是DPV gC蛋白主要的分布器官;阳性信号主要出现在肠黏膜固有层细胞、脾白髓或红髓区的淋巴细胞以及脑皮质神经胶质细胞等部位;③根据各组织的阳性信号强度和持续时间的情况,得到pcDNA-DPV-gC在雏鸭各组织的总体表达规律:十二指肠、盲肠、直肠>肝脏>法氏囊>脾>脑>注射部位肌肉>胸腺>肺>哈氏腺>肾脏>胰脏;④不同剂量pcDNA-DPV-gC免疫锥鸭后各组织中抗原表达量和持续时间的总体规律依次为200 μg组>100 μg组>50μg组.结果表明不同剂量pcDNA-DPV-gC免疫后1 d即可在雏鸭体内发现阳性信号,持续存在10周仍可检测到DPV gC蛋白,预示pcDNA-DPV-gC免疫期可持续较长时间.
间接免疫组化、DPV gC基因疫苗、表达时相、分布规律
41
S852.659.1(动物医学(兽医学))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项目IRT0848;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基金nycytx-45-12
2010-08-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726-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