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旋转面孔识别的ERPs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24/SP.J.1041.2016.01379

自我旋转面孔识别的ERPs研究

引用
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平面旋转角度对自我面孔识别影响的时间进程.实验采用面孔异同匹配范式(same-different judgment),首先呈现一张正立的自我或他人内特征的探测面孔,然后再呈现一张旋转至某个角度(0°、90°、180°)的自我或他人的目标面孔,要求被试判断两张面孔是否属于同一个人,并记录其判断的反应时和ERP成分.实验发现,在N170 (180~240 ms)和N2 (240~300 ms)成分上,旋转至90°、180°的面孔刺激比正立条件下的面孔刺激分别在枕颞叶和额区诱发了更大的平均波幅.在LPP (400~500 ms)成分上,对于自我面孔,正立条件、旋转至90°、旋转至180°所诱发的波幅差异显著.而对于他人面孔,3个角度所诱发的波幅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面孔识别早期阶段是自动化的结构编码,旋转角度增加了面孔结构编码的难度;在面孔识别晚期阶段,大脑对面孔的特异性信息进行精细加工,自我面孔会占用个体有限认知资源进行下一步精细的心理旋转加工,因此平面旋转角度会调节晚期个体对自我面孔的加工过程,并且其影响时间约为100 ms.

平面旋转角度、自我面孔识别优势、Bruce-Young面孔识别认知模型、N170、LPP

48

B842(心理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67113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150088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19000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4M561086、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5JJ2101、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KLMH2014K04、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优秀青年项目15B152资助.

2017-02-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379-138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心理学报

0439-755X

11-1911/B

48

2016,48(1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