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3931.2006.03.053
紫外分光光度法在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 自然界中,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天然植物中的一大类化合物,多具有颜色,在植物体内多为次生代谢产物,除部分以游离形式存在外,大部分与糖结合以苷的形式存在.药理和临床试验表明:芦丁、葛根素等黄酮类化合物有益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大豆异黄酮、金雀异黄素等化合物均有雌性激素样作用,黄芩素和黄芩苷等有一定程度的抗菌作用,另外在抗炎、抗病毒、止咳平喘、祛痰等方面均有相应的黄酮类化合物存在[1].由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理活性,因此,针对该类化合物定量分析的研究报道很多,如高效毛细管电泳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扫描法、极谱法等[2].但测定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使用最多的方法仍为紫外分光光度法.本文对国内近10年400余篇以不同形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文献报道进行归纳总结.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化合物含量、高效毛细管电泳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性激素样作用、心脑血管疾病、次生代谢产物、预防和治疗、金雀异黄素、大豆异黄酮、薄层扫描法、止咳平喘、植物体内、天然植物、生理活性、临床试验、抗菌作用、定量分析
24
R2(中国医学)
2007-07-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