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文化保护场域中南阳鼓词的流变和传承
清道光年间以来,南阳鼓词从山东传至中原大地,因其易懂、易学、易唱,成为南阳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形式.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年间,这种曲艺被当地群众先后俗称为“犁铧大鼓”、“鼓儿哼”、“鼓儿词”等,虽叫法不一,但表演形式大同小异,万变不离其宗”1”.在表演过程中,多以唱为主、以说为辅、唱说相间.每唱完一段,都要敲小鼓进行伴奏,表演者也能借此稍作休息.有时,表演者右手握木槌,左手托两片犁铧片,在抨击扁圆小鼓时会发出有节奏的“当当”声,为表演增添气氛”2”.更重要的是,由于南阳鼓词的演唱具有明显的生活气息与浓郁的地方色彩,不但曲调优美、风格淳朴,还能与社会发展实际相连,在历经几代传承之后依旧历久弥新.但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的冲击,南阳鼓词这一曲艺形式正处在濒临灭绝的边缘,只有加强保护和传承,才能继续存在于民间生活中.
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河南省境内世界文化遗产生态环境安全与保护对策研究”152400410486.
2017-01-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3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