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057/j.issn.1002-0799.2023.04.002
一次江淮地区突发降雪的多源观测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利用激光雨滴谱仪资料、地面观测资料、合肥双偏振雷达资料和欧洲中心ERA5 再分析资料,对发生在整层暖平流大气层结中的高架雷暴所引起的江淮地区一次短时强降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并探讨降水相态变化超前地面温度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强降雪过程中,雨雪转换迅速,降水相态变化时间提前于地面温度变化,合肥地区温度变化明显强于周边地区.(2)强降雪发生在锋生强迫过程形成的高架雷暴中,强烈的上升运动、降水粒子的融化和蒸发引起温度负变化,导致降温过程自上而下产生,表现为地面温度下降落后于雨雪相态的变化.(3)降水过程先后出现降雨、雨夹雪、纯雪3个阶段,雨(雪)滴谱的时间演变特征变化明显;转雪后降水粒子的下落末速度降低、粒径增大、滴谱明显变宽.(4)雷达观测显示此次降雪回波顶高较高,超过6.5 km,低空1km有强度超过50 dBZ强反射率因子带并延伸到地面.反射率因子、相关系数(CC)和降水粒子产品(HCL)在降雪过程的发展中有明显特征.
强降雪、Thies Clima激光雨滴谱仪、双偏振雷达、成因分析
17
P458(天气预报)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9YFC1510303
2023-09-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