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ICG)荧光成像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4-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702例原发性胃癌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D2淋巴结清扫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517例,女185例;平均年龄为61岁,年龄范围为22~91岁.702例患者中,39例术中使用ICG成像系统设为ICG组;663例术中未使用ICG成像系统设为非ICG组.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2)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3)人均淋巴结清扫数目和人均阳性淋巴结数目.(4)随访情况.按站别将第1站(第1~7组)和第2站(第8~12组)淋巴结数目分别合计进行分析.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并发症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1)手术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702例患者均顺利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D2淋巴结清扫,术中均未损伤重要血管和邻近脏器,无联合脏器切除,无中转开腹.ICG组患者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21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6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2例;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21例,Billroth Ⅰ吻合3例,BillrothⅡ吻合13例,胃-空肠Roux-en-Y吻合2例,无食管残胃吻合;手术时间为(173±28) min,术中出血量为40 mL(5 ~ 200 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2.1±0.6)d,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3.5±1.4)d,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为(4.8±1.3)d,术后住院时间为(8.6±3.6)d.非ICG组上述指标分别为363、299、1例;363、27、267、1、5例;(174±41) min,50 mL(0~1 750 mL),(2.2±0.8)d,(3.4±1.1)d,(4.6±1.5)d,(9.4±5.0)d.两组患者手术类型和消化道重建方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9.550,11.388,P<0.05);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21,Z=-0.651,t=0.492,-0.826,-0.842,0.995,P>0.05).(2)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702例患者中,92例发生术后并发症,无并发症死亡患者.ICG组和非ICG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38%(6/39)和12.97%(86/6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88,P>0.05).ICG组6例(1例Ⅳ级、2例Ⅲa级、3例Ⅰ级)和非ICG组86例(6例Ⅳ级、16例Ⅲ级、61例Ⅱ级、3例Ⅰ级)发生并发症患者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均痊愈出院.(3)人均淋巴结清扫数目和人均阳性淋巴结数目:702例患者人均淋巴结清扫数目和人均阳性淋巴结数目分别为37枚(3~112枚)和1枚(0~68枚).ICG组患者人均淋巴结清扫数目和人均阳性淋巴结数目分别为38枚(24~70枚)和2枚(0~42枚);非1CG组上述指标分别为37枚(3~112枚)和1枚(0~ 68枚),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454,-0.514,P>0.05).分层分析:ICG组患者第1~7组人均淋巴结清扫数目和人均阳性淋巴结数目分别为34枚(16~67枚)和2枚(0~38枚),第8~12组人均淋巴结清扫数目和人均阳性淋巴结数目分别为11枚(4~22枚)和0枚(0~13枚);非ICG组上述指标分别为33枚(3~91枚)、1枚(0~56枚)、9枚(0~31枚)、0枚(0~25枚),两组患者第8~12组人均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84,P<0.05);而第1~7组人均淋巴结清扫数目和人均阳性淋巴结数目以及第8~12组人均阳性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302,-0.463,-0.758,P>0.05).(4)随访情况:70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0个月.两组患者均无因术后并发症再次入院治疗.结论 ICG荧光成像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运用有利于胃周淋巴结清扫,可以提高淋巴结检出数目,且不增加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