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673-9752.2019.02.011
胆道镜探查及影像学检查在胆道残留结石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胆道镜探查及影像学检查在胆道残留结石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8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18例肝胆管结石病术后行胆道镜探查及影像学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00例,女318例;年龄为(58±12)岁,年龄范围为19~89岁.观察指标:(1)行胆道镜探查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胆道残留结石情况.(2)肝胆管结石病患者取石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1)行胆道镜探查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胆道残留结石情况:618例患者均行胆道镜探查,其中505例患者胆道镜检查前行影像学检查.①单项影像学检查中行超声检查者72例,假阴性率为29.17%(21/72);行CT检查者37例,假阴性率为10.81%(4/37);行T管造影检查者33例,假阴性率为39.39%(13/33).②两项联合影像学检查中行超声+CT检查者61例,假阴性率为8.20%(5/61);行超声+T管造影检查者129例,假阴性率为12.40% (16/129);行CT+T管造影检查者52例,假阴性率为5.77%(3/52).③三项联合影像学(超声+CT+T管造影)检查者121例,假阴性率为7.44%(9/121).7组影像学检查(超声、CT、T管造影、超声+CT、超声+T管造影、CT+T管造影与超声+CT+T管造影)假阴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83,P<0.05).进一步分析,单项影像学检查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0,P<0.05).两项联合影像学检查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10,P>0.05).三项联合影像学检查与超声、T管造影检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6.23,21.62,P<0.05),与CT、CT+T管造影检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超声+CT、超声+T管造影检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33,1.71,P>0.05).71例患者影像学检查未发现胆道结石,但经胆道镜探查发现结石,其中分布于胆总管下端附近36例、肝内细小胆道31例,左右肝管、肝总管及余下胆总管4例.(2)肝胆管结石病患者取石情况:618例患者中,经1、2、3、4、5、6、7、8、9、10次取尽胆道残留结石的分别为392、116、48、39、9、6、3、2、2、1例.平均每例患者取尽胆道残留结石次数为1.73次,63.43%(392/618)的患者能1次取尽胆道残留结石,96.28%(595/618)的患者能≤4次取尽胆道残留结石.结论 胆道镜影像学检查结果阴性不可作为评估胆道结石取尽的标准,结合胆道镜探查明确是否存在胆道残留结石并取尽是最佳选择.
肝胆管结石病、胆道残留结石、胆道镜探查、影像学检查
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702863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81702863
2019-03-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6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