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腹股沟斜疝与直疝和股疝的多排螺旋CT检查影像学特征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673-9752.2018.11.014

成人腹股沟斜疝与直疝和股疝的多排螺旋CT检查影像学特征

引用
目的 探讨腹股沟斜疝、直疝和股疝的多排螺旋CT检查影像学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7年8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6例斜疝、直疝和股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检查.观察指标:(1)多排螺旋CT检查诊断斜疝、直疝和股疝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2)多排螺旋CT检查示腹股沟区解剖情况.(3)多排螺旋CT检查示疝囊与周围结构关系.(4)疝内容物、疝囊在“十”字交叉法象限分区中所在象限及并发症.计数资料采用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行×列的x2检验.结果 (1)多排螺旋CT检查诊断斜疝、直疝和股疝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106例患者中斜疝66例(70个疝囊),直疝22例(27个疝囊),股疝18例(20个疝囊).多排螺旋CT检查诊断斜疝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7%、96.3%、98.5%及89.7%;诊断直疝的上述指标分别为96.3%、95.7%、89.7%及98.5%;诊断股疝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均为100.0%;腹股沟疝(斜疝、直疝和股疝)的诊断符合率为95.9%,正确指数为0.920.(2)多排螺旋CT检查示腹股沟区解剖情况:106例患者的腹壁下动脉、腹股沟韧带、腹直肌、股静脉等解剖结构在横断位、冠状位及矢状位图像上均能辨认,6例患者腹股沟管内环观察不清;对于腹股沟管内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以冠状位显示最佳,横断位次之,矢状位不易观察;对于腹股沟韧带与疝囊的关系以矢状位显示最佳,冠状位连续层面观察亦能明确显示,横断位显示较差;直疝三角及腹股沟管内环在斜冠状位显示最佳;股三角在冠状位显示最佳;侧新月征、“十”字交叉法象限分区需要在横断位观察.(3)多排螺旋CT检查示疝囊与周围结构关系:斜疝通过腹股沟管内环进入腹股沟管,疝囊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直疝通过直疝三角疝出,疝囊位于腹壁下动脉内侧,92.6% (25/27)伴侧新月征;斜疝与直疝疝囊均走行于腹股沟韧带前上方;股疝通过股三角疝出,疝囊位于腹股沟韧带后下方,位于耻骨结节的外侧.(4)疝内容物、疝囊在“十”字交叉法象限分区中所在象限及并发症:最常见的疝内容物为小肠,部分患者内容物由多种成份组成;斜疝内容物依次为小肠35个、肠系膜29个、积液25个、腹腔内脂肪9个、结肠8个、卵巢1个;直疝内容物依次为小肠14个、腹腔内脂肪11个、积液6个、肠系膜6个、结肠3个、膀胱2个;股疝内容物依次为小肠12个、腹腔内脂肪8个、积液3个、肠系膜2个.斜疝、直疝和股疝的疝容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389,P<0.05);斜疝、直疝和股疝的主体疝囊位于前外象限分别为70、27和15个,并且股疝还有5个疝囊仅位于后外象限,3种疝的疝囊在“十”字交叉法象限分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8.904,P<0.05);斜疝、直疝及股疝发生肠梗阻分别为8、14、12例,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674,P<0.05).结论 斜疝、直疝和股疝具有特征性影像学征像.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可以显示腹股沟区解剖细节,对斜疝、直疝和股疝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尤其对疝内容物的显示及对并发症的诊断,为评估风险、制订定手术方案提供重要信息.

腹股沟疝、直疝、斜疝、股疝、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

17

2018-12-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127-113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1673-9752

11-5610/R

17

2018,17(1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