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673-9752.2016.03.011
胃造口双管法在十二指肠破裂修复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胃造口双管法在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修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收治的41例行十二指肠破裂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25例患者十二指肠减压和空肠营养管放置方法采用Hassan三管法设为三管组,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6例患者采用胃造口双管法设为双管组.患者采用十二指肠破裂缝合修补、带蒂空肠片以及十二指肠端-端吻合的方法行十二指肠修复术.患者术后予以抗感染、抗休克、生长抑素抑制分泌、营养支持及防治并发症等常规治疗.术后48 h开始经肠内营养管泵注营养液500 mL/d,渐进性增加泵注量并逐步过渡到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同时收集引流的消化液回输入营养管.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情况:并发症(十二指肠瘘、腹腔感染、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肠梗阻)、营养管拔除时间及住院时间.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 41例患者中行十二指肠破裂缝合修补术28例、带蒂空肠片修补术8例、十二指肠端-端吻合术5例;患者术中均行十二指肠减压及放置空肠内营养管.三管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84 ±38)rmin,双管组为(153±37)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6,P<0.05).三管组和双管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 112 ±707)mL和(1 011±595)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6,P>0.05).三管组和双管组患者术后十二指肠瘘、腹腔感染、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发生比例分别为3/25和1/16、8/25和5/16、9/25和4/16、10/25和6/16,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003,0.545,0.026,P>0.05).术后11例患者发生早期肠梗阻,其中三管组10例(十二指肠部分狭窄3例、空肠造口附近小肠不全梗阻7例),双管组1例(十二指肠部分狭窄);两组患者术后早期肠梗阻发生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肠梗阻患者均经胃肠减压、禁食等保守治疗后缓解.三管组患者肠内营养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5 ±9)d和(29 ±9)d,双管组分别为(19±9)d和(23 ±8)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88,2.120,P<0.05).结论 十二指肠破裂修复术中,采用胃造口双管法放置十二指肠减压管和空肠营养管,简化了手术步骤,可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术后肠梗阻风险,近期疗效可靠.
十二指肠损伤、外科手术、减压、营养支持治疗
15
R656.64;R735.1;R459.3
2016-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66-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