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5-5258.2013.06.009
源于福建的台湾斋教
斋教是台湾早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宗教。<br> 斋教信徒“不出家、不穿法衣、不剃头,以俗人身份于市井营生”,其身守正,能守戒律,奉行素食主义,以不吃肉为本位,因此被称为“食菜人”,信徒之间互称斋友,女众称“菜姑”,男众称“斋公”。台湾学者周宗贤引清礼部“祀天斋戒”项所载云:“斋教者在洁斋其身,不亵神明。故斋戒之日,各自佩斋戒牌,不理刑名,不宴会,不作乐,不入中寝,不问疾吊丧,不饮酒食荤,不祭神,不扫墓,有疾有服者不得斋戒。”当时斋教在法律上被视为邪教,不能公开活动,所以罕见其活动的资料。斋教兴盛于明末,从清代开始向台湾传播。由于斋教在教义方面能适应当时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台湾移民社会的需求,因此在台湾发展较快,有统计数据表明,在清代,台湾斋堂数目是佛寺的两倍以上。
2013-12-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