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7-5062.2022.03.010
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术后肝功能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术后肝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根据这些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以期为术后肝功能损伤的预测、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18年7月至2020年10月,CPB下行心脏直视瓣膜置换或成形手术的160例成人患者,统计其人口学资料及相关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48h内转氨酶或胆红素任意一项超过正常即为肝功能损伤,将患者分为肝损伤组与非肝损伤组,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对筛选出较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结果:①160例心脏瓣膜患者术后出现肝功能损伤128例,发生率为80%,其中1级损伤48例,2级损伤71例,3级损伤9例,无4级损伤;院内死亡2例,死亡率为1.2%.②单因素分析提示:术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术前总胆红素(TBIL)水平、三尖瓣反流程度、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与CPB心脏瓣膜术后肝功能损伤有关(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术前 TBIL 水平(OR=1.152,95%CI:1.014~1.309,P=0.03)、CPB 时间(OR=1.072,95%CI:1.025~1.121,P=0.002)、主动脉阻断时间(OR=0.945,95%CI:0.900~0.992,P=0.021)是CPB心脏瓣膜术后肝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③双瓣置换或成形患者比单瓣患者更容易发生术后肝功能损伤(P<0.05);术后发生肝功能损伤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更长(P<0.05).④ ROC 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4(95%CI:1.025~1.121,P<0.001),截断点为0.5,模型的敏感度为53.1%,特异度为96.9%.结论:①术前TBIL水平、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是CPB心脏瓣膜术后肝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②双瓣患者比单瓣患者更容易发生术后肝功能损伤;术后发生肝功能损伤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更长.③预测模型的建立对预测术后肝功能损伤的发生有一定价值.
体外循环、瓣膜置换、瓣膜成形、心脏手术、肝功能损伤、危险因素、预测模型
41
R54(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2022-06-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263-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