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7-5062.2018.03.021
肿瘤坏死因子对体外循环肺损伤与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是将人体静脉血经人工管道引流体外至人工心肺机内,进行氧合和二氧化碳排出,再由血泵输回体内动脉系统,从而在实施心脏直视手术时,维持全身组织器官血液供应,是心脏外科手术必不可少的生命支持技术.CPB是一种非生理性循环,对机体组织及器官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肺脏是受到危害最大的靶器官[1].尽管心脏手术后患者都会表现出肺功能不全,但与非体外循环下实施手术患者相比,CPB术后患者肺损伤程度显著增加[2-3].轻者表现为动脉氧合不足等亚临床性损伤,重者可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病死率近50%[4].而目前对CPB肺保护的相关措施,如肺保护性通气、左心减压等常规保护[5]不能解除CPB肺损伤的诱发因素,从根本上减轻肺实质的损伤;CPB装置改良[6]及药物干预[7]等缺乏肺脏保护的特异性,临床疗效欠佳,一旦术后发生严重肺部并发症,临床医生的救治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因此,CPB相关肺损伤的发生机制及其防治是心脏外科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
肿瘤坏死因子、体外循环、肺保护、MPAK信号通路
37
R54(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2018-08-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26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