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673-4912.2022.07.009
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不同时机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策略的效果评价
目的:对比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时不同时机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策略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病房住院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共101例患儿符合纳入标准,其中早期组(发热4 d内抗真菌治疗)41例,延迟组(发热4 d内未抗真菌治疗)60例,分析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侵袭性真菌病阳性诊断率、重症肺炎发病率、PICU转入率、抗真菌药物暴露时间、抗真菌药物花费、感染相关住院时间等差异。结果:早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与延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4,7) d比5(3,7) d,
P=0.986];早期组的侵袭性真菌病阳性诊断率与延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4/41)比8.3%(5/60),
P=1.000];早期组的重症肺炎发病率与延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5%(8/41)比10.0%(6/60),
P=0.174];早期组的PICU转入率与延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1/41)比0(0/60),
P=0.406];早期组的抗真菌药物暴露时间长于延迟组[10(6,12)d比0(0,6)d,
P<0.001],抗真菌药物花费高于延迟组[0.78(0.51,0.95)万元比0(0,0.44)万元,
P<0.001],感染相关住院时间长于延迟组[16(10,21)d比9(6,13)d,
P<0.001]。
结论: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出现持续性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时,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策略未显示出优于延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策略的临床效果,临床医师需依据患儿病情做出合理的临床决策。
急性白血病、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儿科、侵袭性真菌病、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29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525-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