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侵袭性真菌感染49例临床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673-4912.2019.03.009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侵袭性真菌感染49例临床分析

引用
目的 总结PICU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PICU住院的IFI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标本真菌培养阳性患儿179例,其中IFI患儿49例.男23例,女26例,平均年龄(3.87 ±2.42)岁.47例患儿存在基础疾病.阳性标本中肺泡灌洗液/痰培养36例,血培养14例,尿培养7例,胸/腹水培养3例,骨髓培养2例,脑脊液培养1例.12例患儿同时存在2个及以上部位感染.共培养出53株真菌:念珠菌45株,曲霉菌5株,马尔尼菲青霉菌3株.4例患儿存在两种真菌感染.存在基础疾病、输血、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侵袭性操作、住院时间长是IFI的危险因素(均P<0.05).药敏分析结果显示,除产朊假丝酵母菌、酿酒酵母菌、葡萄牙假丝酵母菌各1例对伊曲康唑不敏感外,其他菌株对两性霉素B/脂质体、三唑类、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均敏感.23例患儿联合使用2种抗真菌药物.所有患儿均伴有发热,11例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6例死亡.结论 儿童IFI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病情重,病死率高.念珠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肺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对于存在IFI危险因素如基础疾病、输血、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侵袭性操作、住院时间长的患儿,应结合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及早诊断并经验性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侵袭性真菌感染、儿童、危险因素

26

深圳市卫生计生系统科研项目201606035Shenzhen Health Family Planning System Research Project201606035

2019-06-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01-20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1673-4912

11-5454/R

26

2019,26(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