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间歇正压通气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拔管失败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673-4912.2014.04.006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拔管失败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引用
目的 评价应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衰竭拔管失败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河北省儿童医院NICU达到撤机拔气管插管标准,需要继续无创呼吸支持的8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700 ~1 500g,胎龄27~32周)作为研究对象.于拔气管插管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nIPPV组(40例)和nCPAP组(44例),分别于拔管0、24、48、72 h进行血气分析,监测PaO2、PaCO2、FiO2以及PaO2/FiO2,统计无创辅助通气时间,氧暴露时间.计算拔管成功率(以nIPPV或nCPAP作为拔管后呼吸支持模式而不需再次气管插管的比例),拔管后频发呼吸暂停、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脑白质软化和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发生率以及治愈率、放弃治疗率、病死率.结果 两组患儿的原发病构成比、性别、体重、胎龄、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及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辅助通气治疗48、72h时,nIPPV组PaO2、PaO2/FiO2高于nCPAP组[48h:PaO2:(63.2±3.6) mmHg vs (52.3±6.7)mmHg,PaO2/FiO2:(243.2±32.8)mmHg vs(187.6±34.0)mmHg; 72 h:PaO2:(66.4±5.8) mmHg vs (51.8±5.9) mmHg,PaO2/FiO2:(280.6±16.8)mmHg vs(245.2±40.5)mmHg;1 mmHg=0.133 kPa],PaCO2低于nCPAP组[48 h:(40.3 ±4.8)mmHg vs (49.2 ±6.6)mmHg,72 h:(42.2±5.6) mmHg vs(57.3±6.9)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与nCPAP组患儿无创通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0.9 ±46.7) hvs (180.5 ±50.1) h,P<0.05];氧暴露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0.6±45.2)hvs (216.8 ±54.4)h,P>0.05].nIPPV组与nCPAP组患儿拔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5%(37/40) vs 75.0%(33/44),P<0.05];频发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0% (6/40)vs34.1% (15/44),P<0.05].nIPPV组患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低于nCPAP组[2.5% (1/40) vs15.9% (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脑白质软化、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晚发感染、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动脉导管未闭及动脉导管未闭手术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PPY能够更明显改善患儿肺部氧合功能,缩短无创辅助通气时间,提高机械通气拔管成功率,并可减少极低出生体重儿频发呼吸暂停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衰竭

21

R722.1;R246.6;R563.8

河北省人才工程培养项目2012334

2014-05-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15-21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1673-4912

11-5454/R

21

2014,21(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