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673-4912.2004.04.004
早产儿脑室周围出血性梗塞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
@@ 在过去的20年中,随着围生期护理的明显改善,尽管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IVH)的发生率正在减少,重度IVH或伴有脑实质累及的IVH仍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特别是<1 000 g的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常见问题,脑室周围出血性梗塞(PHI)是继发于早产儿PV-IVH所致的脑室周围白质损伤,与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一样,是引起早产儿新生儿期死亡和远期神经发育缺陷(包括运动和认知)的主要原因.但是,这二种脑白质损伤有本质上的区别,PHI是脑室周围白质的出血性坏死,而PVL则是脑室周围白质的缺血性损害.本文将重点讨论PHI的神经病理学、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和远期预后.
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出血性、梗塞、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极低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围生期护理、神经病理学、缺血性损害、脑室内出血、脑白质损伤、远期预后、发育缺陷、性坏死、新生儿、脑实质、发生率、重度
11
R714.7(妇产科学)
2004-09-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21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