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脑室内出血的诊断和治疗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673-4912.2002.01.004

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脑室内出血的诊断和治疗

引用
@@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并发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eriventricular hemorrhage-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PVH-IVH)较为常见.根据头颅系列超声检查,PVH-IVH发病率约为40%~50%,随胎龄及体重降低发病率增加.胎龄<32周的早产儿约30%~35%发病,<28周者,发病率超过50%;体重<500g~750g者,发病率为60%~70%,1000g~1500g者为10%~20%.PVH-IVH的发生,主要由于VLBWI室管膜下生发层基质(尾状核头部、脑室周围)有丰富的血管,在解剖上尚未发育成熟,供应未成熟脑.其毛细血管网缺乏支架,易受各种因素影响而破裂出血.尤其对缺氧敏感,当静脉压升高时,则引起出血.诸多高危因素与PVH-IVH的发生有关,包括脑血容量、压力、血流速率的变化,酸中毒、肺透明膜病、肺炎、动脉导管未闭及新生儿早期凝血机制不健全等.室管膜下出血可流入脑室,脑室周围白质,引起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孔洞脑、脑室扩大及脑积水.严重PVH-IVH可致死亡,幸存者可遗留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1 诊断VLBWI并发PVH-IVH如缺乏神经系统异常表现,诊断一般较难,主要依赖于早期颅脑影像学检查.

极低出生体重儿、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发病率增加、室管膜下出血、神经系统后遗症、动脉导管未闭、影像学检查、毛细血管网、肺透明膜病、诊断、因素影响、异常表现、血流速率、未成熟脑、胎龄、破裂出血、凝血机制、脑血容量、脑室扩大

9

R722.6;R722.15(儿科学)

2004-02-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5-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小儿急救医学

1673-4912

11-5454/R

9

2002,9(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