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8-8849.2018.16.
蔡淦教授"异病同治"学术思想浅析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证",也就是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就可以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异病同治"的思想最初体现在《黄帝内经》的论述中,最终真正确立于《伤寒杂病论》[1-2]."异病同治"是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中的特色之一.中医学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是指导临床诊断、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中医治疗疾病主要不是着眼于疾病本身,而是着眼于疾病的"证",不管是什么疾病,只要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证,就可以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法,即使是相同的疾病,如果出现了不同的证,就应该采取不同的治法,即"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这就是辨证论治原则."异病同治"思想就是在此原则影响下产生的,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对于提高疾病的临床疗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上海市名老中医蔡淦教授临证时非常重视"治病求本",善于运用"异病同治"的法则治疗多种慢性脾胃病及疑难杂症,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侍诊于侧,深感蔡老临证辨证之准,体会到了"异病同治"在中医临床中的广泛应用,获益良深,兹将其妙用六君子汤加减异病同治的几则验案举例如下.
蔡淦教授、异病同治、脾胃病、内科杂病
27
R24(中医临床学)
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ZY3-JSFC-1-1017
2018-06-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751-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