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阴溜腑与伤寒三阴病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8-8849.2005.17.016

中阴溜腑与伤寒三阴病

引用
@@ <灵枢·邪气脏腑形篇>有"邪气中人也,无有常,中于阴则溜于腑",究其原缘为"邪入于阴经,则其脏气实,邪气入而不能客,故还之于腑".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邪虽中五脏,则邪无由出路,只能还之于腑,俾六腑泻而不藏以逐邪外出.逐邪外出是机体最基本的功能之一,伤寒三阳,邪中于阳则溜于经以汗泻之,而至三阴,则脏气与病邪作用,尽力使邪还腑而驱出.这就是伤寒三阴病多见腑证--下利之缘由,魄门亦为五脏使.只是伤寒至三阴节段,机体正气损伤很明显,大概都到了实质脏器损伤的程度,从太阴至少阴至厥阴,这种伤害逐渐加重,以致到厥阴病阶段,人体脏器损害已到了不可逆程度,很难驱邪还腑,现分述如下.

中阴溜腑、伤寒、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

14

R254.1(中医内科)

2005-10-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2250-225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1008-8849

13-1283/R

14

2005,14(17)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