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化教学设计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问题化教学设计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引用
一、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没有教学目标。说来不可思议,但不少时候,上课的教师并不明确教学目标是什么,也就是说,教师所上的这节课,连自己都不知道要干什么。二是教学目标不科学。这里所谓的“不科学”,主要表现为:(1)含糊不清,没有可测量性。作为科学的教学,不存在无法测量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可测评性是其科学性的表现。“养成…的习惯”“具备…的能力”“塑成…的人格”“形成…的价值观”等。(2)直接对接课程标准,将课程三维目标当成具体的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课程标准对该课,教育目标总的概括描述,是整个教育阶段要完成的目标,是各节课教学目标的总和。而且,有些老师对“过程和方法”理解有误,认为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3)实际的教学目标过多集中于“知识和能力”,“知识”又是集中的重点,而能力以及对过程和方法的元认知,教师又缺少思考。三是教学目标的细碎化。尽管在教材的编制上,单元也是基本单位,但教师的备课缺少单元视野,仍然以篇为备课单位,造成各课的目标缺少相对统一的指向和整合,细碎且不断重复。四是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的界限模糊。认为教材内容就是教学内容,缺少对教学内容的深入思考,只是亦步亦趋、机械地适应教材,缺少根据学生和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和教学做相应地重构。五是教学问题缺少深度思考。(1)课堂提问的现象普遍。提问作为一种引导式的教学方法被大量应用,但缺少对“问题”特点、类型、关系等的思考。(2)学案。无非是将课堂口头问题转为书面问题,沦为习题集的另一种形式。(3)用提问取代课堂活动,认为提问就是活动。而且所提问题的类型和标准基本指向标准化测试。课堂就是考场的演习场。六是教学目标-教学问题-教学活动的转化缺乏深度思考。将目标转化为问题,是学习发生的第一步,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是否符合设计预期,缺少相应的追问反思。七是课堂观察和课后反思的科学性不足。继承大于创新。经验是课堂观察和课后反思的基本依据,缺少适合本学科的科学观察和反思工具。八是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测评一致性的缺乏。三项一致性的缺乏,会导致教学和学习的混乱。教学目标的偏离,学生会觉得学习过程混乱,越学越糊涂;教学活动的偏离,学生会觉得课堂教学是在浪费时间,不如自学;测评的偏离,浪费人力物力,学生也觉得学无所获,没有成就感,从而打击自信心。

教学设计、语文教学、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课堂观察、科学性、教学内容、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学生会、深度思考、能力、课后反思、课程标准、教学问题、教师、知识、一致性、学习、价值观

G64;G45

2015-11-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36-3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1008-8024

37-1333/G4

2015,(10)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