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0223(b).2016.08.011
相比被骗钱隐私暴露更可怕
有人被骗钱有人家里炸开锅<br> “是孙伟吗?我是北京疾控的工作人员,你是2014年在我们这里确诊的HIV(艾滋病病毒)阳性吧。”7月15日清早,孙伟(化名)接到一个以“170”开头的电话,对方一上来就准确说出了他的姓名、身份证号、HIV的确诊时间,甚至连他平时在哪里拿药都一清二楚。孙伟说,随后,对方以政府提供6800元补助为由,要求其交纳2400元的手续费。“对方自称北京疾控人员,却带着很重的广东口音。”虽然有所怀疑,但准确全面的个人信息以及高额的补助金,让来京务工的孙伟像提线木偶般在对方指令下将钱款如数汇出。
艾滋病病毒、提线木偶、身份证号、确诊时间、疾控人员、工作人员、个人信息、补助金、北京、手续费、指令、政府、药都、阳性、务工、口音、广东、电话
R18;TQ6
2016-09-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