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隙出血模型脑内微栓子形成的实验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2-6731.2010.03.017

蛛网膜下隙出血模型脑内微栓子形成的实验研究

引用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的发生机制,以期寻求新的治疗方法,提高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脑缺血防治水平.方法 采用经颈动脉尼龙线颅内动脉刺破法建立小鼠蛛网膜下隙出血模型,通过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证实为蛛网膜下隙出血.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染色法确认脑内微栓子形成,计数不同处理组动物平均微栓子数目(微栓子负载).结果 微栓子呈簇状,散在分布于两侧大脑半球,无侧别差异.微栓子数目,假出血组0.00(0.00,0.05)个/mm2,蛛网膜下隙出血24 h组0.29(0.11,0.46)个/mm2、48 h组2.30(1.24,3.87)个/mm2、72 h组1.47(0.70,2.67)个/mm2,假出血组与蛛网膜下隙出血组不同观察时间点(组)比较,微栓子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蛛网膜下隙出血组不同观察时间点(组)之间,微栓子计数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结论 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脑血管内形成的、广泛分布的大量微栓子可能参与了迟发性脑缺血的发生机制,微栓子负载时程呈现血栓形成与溶解的动态变化过程.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动脉、血栓形成、疾病模型、动物

10

R74;R65

2010-08-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365-36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1672-6731

12-1363/R

10

2010,10(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