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胸腰椎骨折复位后椎体"空壳"的体积
背景: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常运用于治疗胸腰椎骨折(T11-L2),但目前对于固定后"空壳"现象只着重于影像学的发现,缺乏相关深入的临床研究.目的:探索胸腰椎骨折复位后椎体"空壳"体积测量的新方法,评价不同"空壳"大小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骨一科72例胸腰椎单节段骨折行后路内固定复位后存在椎体"空壳"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临床及影像学资料(X射线片、CT及MRI),记录分析椎体前缘压缩程度、Cobb角、目测类比疼痛评分及复位相关并发症情况;采用Mimics软件测量椎体"空壳"和伤椎的体积,计算空壳/伤椎体积比,随访观察椎体"空壳"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①72例患者中,空壳/伤椎体积比<5%的有16例(A组),5%-10%有30例(B组),>10%的有26例(C组);②"空壳"愈合情况比较:A、B组"空壳"不愈合率显著低于C组(P < 0.05),但A,B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③伤椎前缘压缩程度比较:A、B、C组患者在复位前及复位后即刻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但在末次随访时A、B组伤椎前缘压缩程度显著高于C组(P < 0.05);④Cobb角比较:3组患者在复位前、复位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⑤目测类比疼痛评分:A、B组在复位后即刻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但在末次随访时要明显优于C组(P < 0.05);⑥并发症发生情况:A组发现1例切口渗液,B组发生1例切口感染和1例螺钉松动, C组发现2例螺钉松动和1例单侧连接棒断裂,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⑦结果提示,空壳/伤椎体积比>10%时,"空壳"不愈合发生率高,易出现后期椎体高度的丢失及慢性腰背痛;椎体"空壳"体积的测量对胸腰椎骨折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临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空壳"现象、人工假体、胸腰椎骨折、复位、后路钉棒系统、体积测量、压缩程度、Mimics软件
22
R318(医用一般科学)
四川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项目16PJ596;自贡市科技局项目2016SF04the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Project of Sichuan Province, No. 16PJ596;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reau Project of Zigong City, No. 2016SF04
2018-05-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038-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