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3-8225.2009.23.004
嗅鞘细胞移植联合督脉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脊髓诱发电位的影响
背景:对于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目前尚无共识.或许单一细胞移植可能并不是修复脊髓损伤的最佳选择.如何选择适当的干预手段予以联合应用,并使之实现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是细胞移植策略中的重点问题.目的:探讨大鼠嗅鞘细胞移植与督脉电针联合应用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8/2008-08在清华大学二附院脑神经病研究所实验室完成.材料:成年雄性Wistar大鼠70只,取10只用于制备嗅鞘细胞.剩余60只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嗅鞘细胞移植组、督脉电针组、联合组,15只/组.方法:各组大鼠均建立脊髓全横断模型.造模后暴露脊髓,嗅鞘细胞移植组、联合组向填入脊髓横断处的明胶海绵内缓慢注射嗅鞘细胞悬液10 μL;模型对照组、督脉电针组同法注射等量DMEM-F12培养液.从造模成功后第2天开始,督脉电针组、联合组动物接受1次/d的督脉电针治疗,选大椎穴(DU14)、命门穴(DU4)进行针刺,针刺深度5 mm,大椎穴接正极,命门穴接负极,电针15 min,电针频率20 Hz,持续脉冲电流12~15 mV,连续7 d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 d.主要观察指标:造模后BBB运动功能评分的变化,脊髓诱发电位检测结果.结果:各组动物均成活10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造模后4~10周嗅鞘细胞移植组、督脉电针组、联合组BBB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联合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嗅鞘细胞移植组、督脉电针组(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造模后4~10周嗅鞘细胞移植组、督脉电针组、联合组波幅电压明显升高(P<0.05或P<0.01),反应潜伏期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联合组差异变化尤为显著.嗅鞘细胞移植组与督脉电针组各指标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嗅鞘细胞移植和督脉电针联合应用可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神经突触的再生,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
嗅鞘细胞、督脉电针、脊髓损伤、BBB评分、脊髓诱发电位
13
R394.2
清华大学裕元医学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40000540;海南省教育科学基金资助项目HJ2008104
2009-07-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4426-4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