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1673-8225.2006.40.007
北京市5家医院6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MRI分型
背景:目前WHO的国际疾病分类和中国通用的脑血管疾病分类以及国外常用的TOAST分类法都是基于病理生理的分类方法,北京等地区尚未见到有关人脑梗死影像学分型的报道.目的:回顾分析北京市急性脑梗死磁共振显示的亚型分布情况,使北京市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得到更准确的病因学和个体化治疗.设计:以患者为观察对象,回顾性病例分析.单位: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对象:实验于2004-01/12在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北京朝阳医院、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和北京积水潭医院完成.选取因缺血性卒中在各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602例,男352例,女250例;平均年龄(65.6±10.2)岁.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市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上述4个区5家医院2004年接诊的60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内容包括病史特征、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根据患者头颅磁共振成像结果和症状相对应的最大梗死面积,将患者进行脑卒中分型.大梗死:超过1个脑叶,5.0 cm以上;中梗死:<1个脑叶,3.1~5.0 cm;小梗死:1.6~3.0 cm;腔隙梗死:<1.5 cm.主要观察指标:各组患者MRI分型构成比.结果:602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全部纳入结果分析.北京市5家医院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腔隙性梗死者为280例,其亚型构成为46.5%;小梗死者229例,亚型构成为38.1%;中梗死者为57例,亚型构成为9.4%;大梗死者为36例,亚型构成为6%.腔隙性梗死与其余各型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北京市急性脑梗死的分布以腔隙性梗死为多发,提示小动脉病变是北京市缺血性卒中的最主要病理改变,可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分型、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
脑血管意外、脑梗塞、磁共振成像
10
R1(预防医学、卫生学)
2006-10-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