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1673-8225.2006.06.001
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听觉通道语言加工的功能性磁共振特征
目的:用脑功能成像技术探讨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发病不同时期在听觉性语言加工过程中脑区的激活特征,以揭示运动性失语的发生及发展过程.方法:所选病例为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内科及康复科2004-09/2005-06住院的3名运动性失语患者,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比较3名运动性失语患者在早期和慢性阶段与正常人在听觉性语言理解过程中的脑区激活特征.功能图像的采集分静息和刺激两个过程,静息和刺激活动交替.静息状态时受试者静息平躺;活动期聆听语言声音刺激,语言刺激结束时立即在内心做判断.结果:3名患者和5名正常受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在发病1个月内对简单句的听理解能力保持完好,但不能说话和书写.7个月后患者可以说简短的句子,能正确回答提问.②正常受试者在听觉性语言加工阶段左颞上中回、联合区、Wernicke区、额中下回及右侧颞中上回均有不同程度激活,尤以左侧颞上中回激活强度最大.③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在4周内左侧颞叶,右侧颞中上回、右侧额中下回均有不同程度激活,以右侧颞中上回激活强度最大,7个月后左右侧颢上回、左侧Wernicke区及左侧额区病灶周围有明显激活.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在早期对听觉性语言理解过程中主要表现语言的表达障碍,而在慢性阶段,语言的理解及表达功能进一步改善.结论:语言理解过程同时激活语言接受区和表达区.脑损伤早期,远隔阻断效应的"去除"恢复了语言功能,与右半球的激活有关.语言功能的后期恢复可能与功能重组有关,优势半球具有更大的作用.
失语、经皮质运动性、磁共振成像、语言、认知
10
R4(临床医学)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5300463
2006-04-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