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cn115682-20220419-01917
骨外固定架针孔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目的:了解骨外固定支架患者发生针孔感染的风险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行外固定支架患者(
n=300)的资料,以术后病例记录中是否发生针孔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确立发生针孔感染的风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同时采用赋值法构建风险预测等级分级。
结果:300例骨外固定支架患者中,发生针孔感染者103例(34.33%),未发生感染者197例(65.6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础疾病[
OR=4.726(糖尿病、肺部感染之一)、17.053(糖尿病、肺部感染、心血管疾病之二)]、术后白蛋白水平[
OR=0.082(<25 g/L)]、术后血红蛋白水平[
OR=3.715(>90~120 g/L)、9.720(>60~90 g/L)、7.338(30~60 g/L)]、术中出血量[
OR=2.196(200~400 ml)、
OR=3.256(>400 ml)]及消毒液类别[
OR=3.897(氯己定)、3.625(碘伏+氯己定)]是骨外固定支架患者发生针孔感染的危险因素(
P<0.05)。构建出模型≥7分为高风险组,5~6分为较高风险组,4分为中风险组,3分为低风险组,0~2分为较低风险组。
结论: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骨科外固定架患者发生针孔感染的风险,为医护人员及时识别外固定感染风险提供参考,尽早预防感染的发生。
骨科、外固定器、针孔感染、等级、预测模型
29
2018南方医科大学科研启动计划(青年项目)G618329146;2018 South Medical 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 Initiation Plan Youth ProjectG618329146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781-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