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之目的,何种解释?——反思刑法目的解释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1-2397.2015.06.10

谁之目的,何种解释?——反思刑法目的解释

引用
目的解释方法在法律解释中的兴起与利益法学密切相关.刑法学中的目的解释宣称接受刑法文本的制约,但这种立场在具体罪名的解释中通常会走样.在客观解释的包装下,目的解释存在演化为随意解释的危险,解释的结论未必符合客观现实.主张目的解释的优先性可能会消解刑法用语的法律意义,突出体现在目的解释的运用会使刑法设定的个罪的构成要件失去行为规制的机能,进而导致不同罪名在刑法解释中的随意穿梭,使解释结论突破国民的预测可能性.教义学与合宪性二元约束机制存在现实操作中的诸多困境.应倡导交互性解释,在制约目的解释的过程中形成反思性平衡.

目的解释、刑法解释、利益法学、交互解释

37

DF61(刑法)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刑法社会化研究"11BFX109;江苏省2014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刑法规范与经验事实交互认定的理路研究"KYLX_0645;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选题资助计划

2016-0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117-12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现代法学

1001-2397

50-1020/D

37

2015,37(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