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造山带东段岩石圈电性结构特征及其构造涵义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9657/j.geoscience.1000-8527.2022.069

中亚造山带东段岩石圈电性结构特征及其构造涵义

引用
中亚造山带东段内蒙古中部地区一直是地球内部动力学和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地区.鉴于该地区的构造在理解中亚造山带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该地区构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收集了中亚造山带东段一条长364 km的大地电磁测深(MT)剖面数据,该剖面西北起于内蒙古东乌旗内的国境线附近,向东南延伸,穿过北部造山带、索伦缝合带、南部造山带,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以西约30 km附近终止.根据数据的分析结果,对该剖面进行了二维反演.结果表明,剖面区段内岩石圈电性结构沿南北方向上整体表现为横向分块的特征.其中,北部造山带整体上以低阻为主要特征;索伦缝合带是整个剖面电性特征从低阻到高阻的过渡区;南部造山带整体上以高阻为主要特征.北部造山带的低阻特征表明该区域是不稳定的,可能是由古亚洲洋闭合后残留洋壳或者软流圈上升流引起的.索伦缝合带的电性结构特征表明该区域可能在缝合之后还发生了新的构造事件.南部造山带的高阻特征表明该区域基底是稳定的、"冷"的,且流体含量很低,电性结构的几何特征反映了该区域增厚的岩石圈.剖面所经过区域的电性结构特征表明,在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缝合之后研究区内可能还发生了诸如软流圈流体上升、岩石圈增厚等新的构造事件.此外,该区域的电性结构特征符合缝合带的特点,这为中亚造山带东段构造演化的连续增生模型提供了新的深部地球物理证据.

大地电磁测深、中亚造山带、索伦缝合带、构造演化

37

P631.3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23-03-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6页

15-3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现代地质

1000-8527

11-2035/P

37

2023,37(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