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与伪品紫苜蓿的鉴别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4-2407.2000.05.012

黄芪与伪品紫苜蓿的鉴别

引用
@@ 黄芪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 var 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1]。近年来,由于黄芪价格上涨,有人把同科植物紫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根充黄芪出售[2]。笔者从生药性状、组织特征、理化鉴别等方面做了如下对比试验。 1 材料 膜荚黄芪(当地大面积栽培,由榆林地区中药厂提供);紫苜蓿(本所标本,当地种植做饲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性状 黄芪:呈圆柱形,上粗下细,少分枝,长20~80cm,直径1~3.5cm。表面淡棕黄色,有黑褐色斑点及不整齐的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显粉性,皮部约占断面直径的1/3,木部黄白色。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膜荚黄芪、伪品、紫苜蓿、大面积栽培、组织特征、豆科植物、直径、榆林地区、生药性状、蒙古黄芪、理化鉴别、价格上涨、对比试验、断面、中药厂、圆柱形、纤维性、豆腥味、皱纹、种植

15

R282.7(中药学)

2004-0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20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西北药学杂志

1004-2407

61-1108/R

15

2000,15(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