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33基因重组和表达不影响重组狂犬病病毒体外表型特征
目的 构建白细胞介素33(IL-33)基因重组的狂犬病病毒,明确表达IL-33对重组病毒体外表型特征的影响.方法 从狂犬病强毒株感染的小鼠脑内扩增获得的IL-33基因,通过反向遗传操作技术插入亲本病毒LBNSE基因组的G、L基因之间,并拯救过表达IL-33的重组病毒;将重组狂犬病毒rLBNSE-IL33和亲本毒株LBNSE感染BSR仓鼠肾细胞或NA小鼠神经瘤细胞;在感染复数=0.01的情况下,测序和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检测重组病毒在传代过程中的稳定性;检测病毒滴度病灶形成单位(FFU)绘制多步生长曲线(感染复数=0.01);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ELISA检测不同感染复数感染细胞上清中IL-33的含量.结果 拯救获得过表达IL-33的rLBNSE-IL33,rLBNSE-IL33能够稳定连续传代至少10代,且毒价约为108 FFU/mL;rLBNSE-IL33能够以剂量依赖的形式高水平表达IL-33,但检测被LBNSE感染的细胞上清,没有检测到IL-33的高表达;检查rLBNSE-IL33和亲本毒株LBNSE在BSR和NA细胞中5 d内的滴度,显示无明显差别,具有相似的生长动力学特性;过表达IL-33对感染细胞增殖及活性无显著影响.结论 IL-33基因重组和表达对狂犬病病毒体外表型特征无显著影响.
白细胞介素33(IL-33)、重组狂犬病病毒rLBNSE-IL33、体外表型
39
R373.9;Q939.47;R392.12(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厅基础研究专项;大理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云南省李云庆专家工作站项目;大理大学神经生物学创新团队;云南省高校医学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项目
2023-1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586-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