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培养代次对经血源子宫内膜干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1844/cjcb.2020.02.0005

不同培养代次对经血源子宫内膜干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引用
该研究明确了不同培养代次经血源子宫内膜干细胞(menstrual blood derived endometrial stem cells,MenSCs)的生物学活性差异,为深入研究MenSCs生物学特性及其潜在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该研究使用钙黄绿素AM(Calcein-AM)染色检测体外培养至第三代(passage 3,P3)、P9和P15代MenSCs的形态;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不同培养代次MenSCs的衰老程度;活性氧试剂盒检测不同培养代次MenSCs中活性氧的变化;随后利用MTT、流式细胞术及细胞活死染色在接触式共培养条件下检测P3、P9和P15代MenSCs对小鼠脾淋巴细胞活性、细胞周期、死亡情况以及脾脏淋巴细胞中CD3+和CD19+淋巴细胞比例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培养代次的增加MenSCs细胞面积显著增大,在培养至P15代时MenSCs开始出现大量丝状伪足.衰老程度及活性氧的含量也随培养代次的增加而显著升高;随后与MenSCs接触式共培养体显著增加了小鼠脾淋巴细胞的活性,降低淋巴细胞死亡率,且随培养代次的增加,MenSCs对促进淋巴细胞存活、降低死亡的能力显著降低;进一步细胞周期检测发现,MenSCs无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分裂活性,但可显著降低淋巴细胞死亡及碎片化,且培养代次的增加可显著降低MenSCs维持淋巴细胞存活的能力;此外,不同培养代次MenSCs在体外均对小鼠脾淋巴细胞中CD3+和CD19+细胞亚群百分比无显著性影响.综上,MenSCs随着体外培养时间和代次的增加,出现明显的生物学活性降低等特征,且对淋巴细胞活性的调节能力显著降低,上述结果为临床应用中保障MenSCs质量、平衡细胞培养代次和细胞数量及保证稳定的MenSCs临床治疗效果提供理论支持.

经血源子宫内膜干细胞、培养代次、细胞衰老、氧化损伤

42

R730.21;R318;Q25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厅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乡医学院科研项目;资助的课题

2020-05-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204-21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1674-7666

31-2035/Q

42

2020,42(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