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端粒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端粒、端粒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引用
@@ 随着端粒、端粒酶研究工作的广泛开展,人们已逐步认识到它们与衰老、癌症发生过程中的许多重要的生物学现象相关。因此端粒、端粒酶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有关端粒、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及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一、端粒、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 1.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 端粒酶的功能主要在于合成染色体端粒的重复序列,以维持端粒长度的稳定性。端粒酶也能对断裂染色体原位形成端粒。端粒酶在正常细胞中是否还发挥其他功能,目前还不清楚。端粒酶是一种核酸蛋白复合物,其组分包括RNA、蛋白亚基。 (1)RNA 许多物种的端粒酶RNA已被克隆,如纤毛虫、酵母、人和鼠等。端粒酶RNA长度一般为160 1300nt,其一级结构同源性差,但都包含有合成端粒重复序列的模板序列。端粒酶RNA不仅具有模板的功能,同时具有催化的功能(逆转录酶)”1”。人端粒酶RNA(hTR)基因位于3q26.3”2”,为单拷贝基因,其cDNA及其下游序列共962bp已被测序。hTR基因由RNA聚合酶Ⅱ进行转录,转录成熟产物约为450nt。hTR模板序列为CUAAC-CCUAAC(46-56)”3”。hTR最小功能区位于44-203nt,其中在170-179nt,180-189nt,190-199nt间的突变均可使hTR完全失活,提示这30个核苷酸区域对hTR活性是必须的,并可能与端粒酶蛋白组分结合有关”4”。端粒酶阴性的无限增殖化细胞株,其端粒通过异化延长(Alternative Lengthening of TelomereALT),hTR仍有表达,亦无突变”5”。

酶分子、人端粒酶、结构和功能、重复序列、端粒长度、逆转录酶、生命科学研究、染色体端粒、模板、拷贝基因、活性调节机制、生物学现象、蛋白复合物、原位形成、一级结构、细胞、其他功能、合成、发生过程、蛋白组分

22

R71;O62

2006-09-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67-17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细胞生物学杂志

0253-9977

31-1478/Q

22

2000,22(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