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7606/j.issn.1004-1389.2017.12.006

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引用
为了探寻适合旱地和水地的小麦栽培模式,试验选用旱地小麦品种‘普冰151’(P)和当地生产上广泛种植的水地小麦品种‘西农979’(X)与‘小偃22'(Y),研究农民习惯栽培模式(C)、节本高效栽培模式(J)和三省一高栽培模式(S)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籽粒灌浆特性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栽培模式下花后各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栽培模式C与栽培模式J相比,增加各品种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以及穗部干物质分配比例,但营养器官花前贮藏物质转运量和转运贡献率均有所降低.栽培模式C下各品种均于灌浆后期30 d左右出现灌浆“小高峰”,且3种栽培模式下‘普冰151’均在花后30 d出现灌浆“小高峰”,这些是其分别获得较高千粒质量的重要原因.栽培模式S下‘普冰151’能够获得较高的产投比、物质净产比值和活劳动净产比值.相较于栽培模式C,栽培模式J下各品种的产量虽有小幅度降低,但其活劳动净产比值却得到提升.在旱地针对‘普冰151’采用栽培模式S,水地采用栽培模式J,能够使小麦生产达到省水、省药、省工、高效的效果.

小麦、栽培模式、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灌浆特性、效益

26

S512.1;S311(禾谷类作物)

Cyrus Tang FoundationNo.A212021302.唐仲英基金A212021302

2018-0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776-178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西北农业学报

1004-1389

61-1220/S

26

2017,26(1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