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152/j.cnki.xdxbsk.2020-06-008
论先秦两汉时期“都城”及其相关名称的衍生和定型
“都”在春秋时期的含义是“宗庙先君之主”,即其有先君之宗庙是“都”的重要标志,此时的“都”在层级上可分为“王都”“国”“都城”.其中“都城”是指具有先君宗庙之“宗邑”.战国时期,“都”的含义进一步泛化,由宗庙之义转向“人所都会”,进而又衍生出“都邑”“大都”“国邑”“国都”等称谓;其中“都邑”“大都”被西汉社会所沿用,并以此而衍生出“都会”“通邑大都”等名称.与之相比,“国邑”“国都”“王都”则在西汉前期之后出现变化,即到了西汉中后期,全国范围内的城邑已经形成一个比较明确的称谓区分:“国邑”成为诸侯王、公卿封国之大小城邑的通称,诸侯王之都被称之为“王都”;而“都城”“国都”则成为“天子之都”,其中“国都”为“天子之都”的别称,已成定式,被后世所沿用;而“都城”的指称实体仍在游移,直至三国魏晋时期才得以成为“天子之都”的专称.
都、都城、都邑、衍生、定型
50
I206.2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都城文化与古代文学及相关文献研究”18ZDA237
2020-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6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