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马鞍塘组上部黑色页岩成因机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3-064X.2018.06.002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马鞍塘组上部黑色页岩成因机制

引用
通过剖面实测、黄铁矿粒径分析、页岩有机碳同位素、锶同位素、黏土矿物种类和含量以及全岩主、微量元素的测定,综合研究四川盆地马鞍塘组上部黑色页岩成因机制.结果表明:页岩段草莓状黄铁矿直径4μm、U/Th≥0.75共同揭示其沉积于贫氧—缺氧水体中.化学蚀变指数CIA集中在80~90,层位中部w(87 Sr)/w(86 Sr)具有最小值0.707550,I/S突然增大,均表明源区化学风化作用强烈,板块构造活跃,气候湿热,降雨量激增.有机碳同位素的突然负漂移(最大2‰),表征火山活动造成的大气圈有大量轻碳注入.该套黑色页岩是龙门山前陆盆地发育的早期沉积记录,具有全球一致性的前陆盆地地层沉积建造模式,其形成机制主要受控于前陆盆地导致的构造挠曲沉降,在此基础上叠加了全球性的卡尼期洪水事件CPE这一气候扰动事件.东特提斯域边缘(松潘甘孜海盆)上升洋流、超级季风气候和降雨增加导致的陆源营养物质注入,促进了盆内水体表面初级生产力的提高,水体的分层缺氧条件利于有机质的保存,有机地化数据表明黑色页岩生烃潜量大.马鞍塘组黑色页岩是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的潜力勘探层位.

黑色页岩、成因机制、龙门山前陆盆地、马鞍塘组、卡尼期洪水事件

33

TE122.2+3(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2162,41372114;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5004501-01;四川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17JY0140

2018-12-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8-1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673-064X

61-1435/TE

33

2018,33(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