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之初的神秘文化思潮
新世纪,应该意味着新的希望.可事实上,我们在文学思潮中没有看到呼唤希望的作品.上个世纪末曾经拨动过文坛心弦的理想主义思潮(以张承志的《心灵史》、史铁生的《务虚笔记》为代表)很快归于沉寂.新世纪伊始一度高涨的缅怀战争年代浪漫激情的思潮(例如都梁的《亮剑》、邓一光的《我是我的神》)常常是以悲剧结束的.还有那股引起过热烈争鸣的"底层关怀"的思潮(例如陈应松的《马嘶岭血案》、阎连科的《丁庄梦》、罗伟章的《我们的成长》等小说)其实也在重新奏响"为民请命"的主题的同时浸透了浓郁的无奈情绪.一切,显然与改革开放多年以来中国的社会矛盾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缓解、反而有趋于激化之势的现实有关,也与文学在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大红大紫、上世纪90年代社会巨变的冲击以后渐渐"边缘化"的态势有关.
2013-06-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