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灾难,卫星准备好了吗?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直面灾难,卫星准备好了吗?

引用
当今世界,灾害频发。2004年印度洋地震引发特大海啸,造成20多万人死亡;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美国,使新奥尔良几成空城。<br>  我国亦灾害频生,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芦山地震,灾难一次次考验着国人脆弱的神经。而今年就接连遭受了“威尔逊”台风的袭击和云南鲁甸地震的重创,损失巨大。<br>  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和发展困境。<br>  科学防灾、科技救灾是人类一直孜孜以求的目标,不断推进最新技术转化为救灾减灾的具体措施和行动,最大限度地减轻与消除自然灾害的影响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卫星技术作为高技术手段,应用于应急与减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印尼海啸之后,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建立了通过卫星获取全球475个地震台站监测的信息系统,能够在12~13分钟内确定一次地震的强度和位置,而此前,这一过程大约需要一个小时。中国自风云气象卫星系统运行以来,对登陆台风的路径和强度进行了准确和及时的预报,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随着中国卫星减灾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广泛利用卫星遥感对森林火灾、冰雪、干旱、洪水、泥石流、暴雨、台风等进行及时预报,每年挽回经济损失达500多亿元。据相关机构预测,卫星应用产业的投入产出比可达1∶10,气象卫星投入产出比更是高达1∶40。然而,对于挽救千千万万生命而言,卫星的价值是远远无法用数字来衡量的。

灾难、气象卫星、地震、投入产出比、自然灾害、卫星应用产业、台风、泥石流、减灾、路径和强度、建立与完善、高技术手段、中国、预报、印尼海啸、信息中心、信息系统、相关机构、系统运行、卫星遥感

TP3;F27

2014-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1-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卫星应用

1674-9030

11-5919/V

2014,(10)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