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社会与文学的未来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图像社会与文学的未来

引用
图像社会既有现代公民社会中的公众文化与平民文化性质,又具有现代大众消费文化和商业文化的种种人文弱点与人文负值,并因此成为后现代社会最重要也最突出的文化表征.在这种文化态势下,文学的边缘化显然具有某种文化转型上的必然性,并表现出从属于视觉文化的”图说”化趋势.这种情况,使得文学终结论再次甚嚣尘上,同时也引发了对文化出路的一些”变通”性思考.这些思考虽然不无可取之处,但也从一个侧面暴露出了对文学本性在认知上的某些盲区.因此,本文重点分析了文学固有的、特定的、不可取代也无从消亡的人文本性与美学本性:它的内视艺术性和时间本质,它的精神共享性和心理彼岸性等.这些优越而深刻的独特本性决定了文学并不存在终结的问题,并指引着文学走向永恒的未来.

图像、消费文化、文学终结论、后现代社会、文学走向、文学本性、文化转型、文化性质、文化态势、文化出路、文化表征、视觉文化、商业文化、人文本性、公民社会、独特本性、艺术性、共享性、边缘化、彼岸性

I2(中国文学)

2007-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30-3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文学评论

0511-4683

11-1037

2003,(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