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高僧入主云冈石窟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9-1092.2004.05.002

徐州高僧入主云冈石窟

引用
@@ 学术界普遍认为,云冈石窟的前期造像,雄浑、粗犷、健硕,集中西艺术风格于一体,而颇承凉州模式;到在太和十三年(489年),褒衣博带、秀骨清像,登上了云冈第11窟外壁佛龛,并从此成为时尚[1].这一变化,与北魏孝文帝、文明太后推行的汉化改革有关.褒衣博带式装束,是太和十年官服改制的反映[2];秀骨清像型佛雕,系南朝画风北渐之结果.然而,南朝画技进入云冈,与凉州高僧式微,徐州名僧北上,"唱谛鹿苑,作匠京缁"(下详),代京平城(今山西大同)佛学风气为之一变,有直接关系.同时,涉及首都僧团领导核心的变更,以及南北佛教思想的差异、撞击与调和.这个问题,由于历史记载太少,一直没有人明确提出并加以证实.

徐州、高僧、秀骨清像、北魏孝文帝、褒衣博带式、云冈石窟、艺术风格、南朝、领导核心、凉州模式、历史记载、汉化改革、佛教思想、学术界、撞击、造像、学风、问题、文明、外壁

K87;K9

2010-08-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8-1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文物世界

1009-1092

14-1255/K

2004,(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