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和西菲律宾海颗石藻种群特征及差异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南海北部和西菲律宾海颗石藻种群特征及差异

引用
本文对南海北部SCS-N站(116°E,18°30′ N,2016年5月)和菲律宾海西部PAC-ST02-34站(129°59.7′E,17°29.7′ N,2016年1月)真光层中颗石藻种群结构进行了对比.总体而言,南海北部真光层颗石藻丰度高于西菲律宾海,而物种多样性指数低于西菲律宾海,这与南海北部真光层中营养盐浓度高于同纬度西菲律宾海有关;两个海域颗石藻丰度极大值都出现在次表层,但在南海北部出现的深度要浅于西菲律宾海,这是由于南海北部真光层营养盐、温、盐跃层较西菲律宾海更浅.Florosphera pro funda是两个海域颗石藻种群的主要优势种,南海北部次级优势种为Emiliania huxleyi和Ge ph yroca psa oceanica,而西菲律宾海次级优势种则为Umbellosphaera irregularis.颗石藻属种的垂直分布构成在两个海域具有相似的特征,其中F.profunda主要分布在真光层中深层(>80 m);G.oceanica和Gladiolithus flabellatus也主要出现在真光层中深层;Umbellosphaera irregularis,Syracosphaera pulchra,Helicosphaera carteri和Discosphaera tubi era等则主要分布在100m以浅;E.huxleyi和Calcidiscus leptoporus在南海北部主要分布在100 m以浅,但在西菲律宾海则出现在深层(150m附近).

颗石藻、真光层、南海北部、西菲律宾海

34

Q948;S718.54;S43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

2018-06-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279-29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微体古生物学报

1000-0674

32-1189/Q

34

2017,34(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