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0511-4721.2017.03.008

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

引用
在过去十多年间,学术界围绕“父子相隐”问题就儒家伦理展开了一场学术争鸣.一方认为,父子相隐合乎天理人情;另一方则认为,父子相隐违法悖德.双方对父子相隐的评价势不并立,但对父子相隐的理解却是相同的,即都认为父子相隐是互隐其恶,都认为孔子把亲亲隐恶视为“直”德.但细致地考察《论语》以及相关文献则发现,上述理解乃是对孔予的一个误读.孔子所谓“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并非相互隐恶,而是意指正义的家庭属性和主动的道义担当.“父子相隐,直在其中”,并非主张徇情枉法或漠视社会公德,而是旨在提示一条破解“孝(慈)义两难”问题的德性之路.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德、家庭正义、道义担当

B82;I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孝道的哲学基础和思想含义研究”15AZX013

2017-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123-13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文史哲

0511-4721

37-1101/C

2017,(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