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诸子“辞”“理”之辩的理论范畴与文学实践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0511-4721.2013.03.013

先秦两汉诸子“辞”“理”之辩的理论范畴与文学实践

引用
先秦两汉诸子文学,有“尚辞”、“明理”之辩,二者是先秦两汉诸子基本的文学批评理论范畴,也是中国古代文学非常重要的理论命题.“辞”、“理”与后世的“辞采”、“内容”并不完全一一对应;二者成为品评文学的基本标准,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辞”、“理”在文学作品中的不同比重,造成了文学作品的不同风格与文学特征.从文学实践价值来看,早期儒家、道家提倡“以理为尚”,反对“繁辞富说”.战国末年,游士兴起,骋辞之辩,使诸子多“辞胜于理”之文.荀子、屈原之赋,“辞”、“理”兼重而“辞”胜于“理”.宋玉、景差等人骋辞使气,首开“尚辞”之风.入汉以后,赋家承宋、景余绪,枚乘、司马相如等人大开“尚辞”一路;陆贾、贾谊、刘向等人,则开“适辨一理”一途.扬雄始“尚辞”,终“明理”,拈出“事辞相称”的概念,为东汉赋家指明了文学创作的基本方向.桓谭、班固、张衡等人,即承扬雄晚年“事辞相称”思想而来.

诸子文学、尚辞、明理、理不胜辞

K23;B2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孔丛子》的文献价值与秦汉子书的学术传统研究"10CZW021

2016-0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136-14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文史哲

0511-4721

37-1101/C

2013,(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