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中国左翼文学的三种形态及其文学史意义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0511-4721.2013.03.004

战后中国左翼文学的三种形态及其文学史意义

引用
抗战胜利后是中国左翼文学发展最充分的时期,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左翼文学形态,即随着“解放区文学”的迅速扩展而逐步进入“体制”的大陆左翼文学、处于政治高压下而以在野文学力量存在的台湾左翼文学和在“体制”外“自由竞争”状态中与右翼文学并存的香港左翼文学.左翼文学的性质决定了只有在各种社会环境中左翼文学不同形态的互为参照中才能更好把握其运行机制及其内在蕴含.战后台湾左翼文学对于鲁迅左翼现实主义传统和日据时期左翼文学“人民性”传统的继承和拓展,香港左翼“本土性”达到的文学现实关怀的高度,都使我们得以在与中国大陆左翼文学对照的反思中把握左翼文学的本质性存在,即从人民立场出发的人道关怀、坚持思想高度的现实批判和追求社会主义理想而不依附于政党现实性诉求的作家个人性写作,这种存在使得左翼文学以“人民的文学”丰富了“人的文学”并会最终归于“人的文学”,由此也更深入了解跨越“1949”的中国现代文学转型的历史进程.

左翼文学、文学形态、战后、台湾、香港

I209;G640;B22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2016-0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32-4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文史哲

0511-4721

37-1101/C

2013,(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