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诗》学传播中心的转移与汉四家《诗》的形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0511-4721.2005.01.020

战国《诗》学传播中心的转移与汉四家《诗》的形成

引用
汉代四家诗在先秦的师承源流,除<毛诗>自谓传自子夏,并有谱系流传外,其余三家,史皆无载.三家不言师承,并非数典忘祖,实由战国<诗>学传播混乱、师承不明所致.研究者多从传播主体入手,设定其为封闭型传播渠道,希图理清三家在先秦的师承脉络,然终劳而少功,他们忽略了战国<诗>传播的全开放性与学术中心的地域性转移对<诗>学观念与流派形成的影响.战国学术中心有四次大转移,第一个学术中心形成于三晋之魏的西河,其学术以古史为根柢,以好古为特色.第二个学术中心转移于齐之稷下,其学术以杂学著称,而又侈谈阴阳五行.第三个学术中心转移于燕国,其特色由中和三晋之古学与齐之阴阳学说而成.第四个学术中心转移于楚之兰陵,实即鲁之次室,由荀子居兰陵而形成.其学杂帝王之术,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四次学术中心的大转移,也是<诗>学传播中心的四次大转移,直接影响了汉代四家<诗>学的形成,成为四家<诗>各自不同的思想资源.

战国、<诗经>、<诗>学传播中心、转移、汉四家<诗>

I206.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2BZW025

2005-03-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85-9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文史哲

0511-4721

37-1101/C

2005,(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