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激素调控丛枝菌根发育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3344/j.microbiol.china.220240

植物激素调控丛枝菌根发育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引用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是土壤中AM真菌和绝大多数维管植物根系长期进化过程中相互识别、相互作用形成的互利共生体.AM的发育与功能效应依赖AM真菌-寄主植物之间精准的"分子对话",同时受到环境条件特别是土壤养分水平、干旱和盐渍化的制约.植物激素作为低浓度的小分子有机物,是参与调控AM共生过程的重要信号分子.其中,主要有9种植物激素参与AM发育过程且分工各有不同:独脚金内酯(strigolactones,SLs)参与AM真菌-寄主植物之间最初的共生识别,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和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BR)促进前期的菌丝入侵,但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和乙烯(ethylene,ET)抑制前期的菌丝入侵,生长素(auxin,Aux)、ABA和BR促进随后的丛枝形成而ET和赤霉素(gibberellin,GA)的作用则相反,茉莉酸(jasmonic acid,JA)对菌丝入侵与丛枝形成均可能存在正调控或负调控作用.目前细胞分裂素(cytokinin,CTK)在AM发育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更为复杂的是,通常植物激素信号之间的交叉互作决定AM的发育进程.本文针对AM发育过程总结了不同植物激素的调控作用特点和不同植物激素信号之间的互作(协同或拮抗),以及胁迫条件下不同植物激素信号的可能调控机制.深入研究和系统阐明植物激素调控AM真菌-寄主植物共生的生理/分子机制,将有助于促进生物共生学理论研究及菌根技术的应用.

丛枝菌根真菌、共生、互作、信号分子、胁迫

49

Q949.32;S682.2+9;S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科技攻关项目

2022-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9页

4448-446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微生物学通报

0253-2654

11-1996/Q

49

2022,49(10)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