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核梭杆菌脂多糖诱导THP-1细胞M2极化及对低浓度白介素6产生的作用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3344/j.microbiol.china.210291

具核梭杆菌脂多糖诱导THP-1细胞M2极化及对低浓度白介素6产生的作用

引用
[背景]在结直肠肿瘤等多种肿瘤中普遍存在的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与结直肠肿瘤发生、预后不良、复发及化疗耐药等密切相关.其引发炎症、对肿瘤微环境中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作用与机制尚待阐明.[目的]对比分析F.nucleatum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与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LPS诱导单核细胞极化、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等活性差异,探讨F.nucleatum在诱发慢性炎症、致癌等过程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分别用A.muciniphila、E.coli、F.nucleatum LPS或联合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处理后,观察THP-1、THP-1 M0细胞的细胞形态变化,然后检测M0 (CD11B)、M1 (CD40、CD86)和M2 (CD163、CD206)巨噬细胞标志基因、TLR3、TLR4、IL-6、 IL-10等基因转录水平,以及IL-6、IL-10、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翻译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PAGE)分析显示,A.muciniphila、E.coli、Fnucleatum这3种细菌的LPS条带位置、数量存在明显差异.F.nucleatum LPS在具有较强诱导THP-1细胞贴壁的同时,对经佛波肉豆蔻醋酸(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PMA)处理贴壁的THP-1细胞,无论是单独或是联合IFN-γ处理,诱导形成伪足数、伪足长度及形成梭形细胞比例(M1型巨噬细胞)等均低于A.muciniphila和E.coli LPS.进一步转录水平检测巨噬细胞标志基因表达发现,M1标志基因中,CD40分别上调5011.0% (P<0.001)、6048.9% (P<0.001)和1011.6% (P=0.0094),CD86分别上调637.3% (P<0.001)、657.9% (P<0.001)和194.1% (P>0.05);M2标志基因中,CD163分别下调39.5%(P=0.0011)、53.7% (P<0.001)和5.9%(P>0.05),CD206下调18.6% (P>0.05)、88.4% (P=0.0055)和24.8% (P>0.05).TLR、白介素家族基因转录水平分析发现,TLR3分别下调32.3% (P=0.0447)、311.5% (P=0.0019)、9.6% (P>0.05);IL-6分别上调17763.2% (P<0.001)、35458.2% (P<0.001)、1123.6%(P>0.05);IL-10分别上调729.3% (P<0.001)、1223.3% (P<0.001)、124.4% (P>0.05).翻译水平上,A.muciniphila、E.coli、F.nucleatum LPS单独或联合IFN-γ处理时,THP-1细胞产生IL-6分别为0.16、6.17、0 pg/mL与410.03、1334.40、46.20 pg/mL.[结论]F.nucleatum LPS不仅具有较强招募单核细胞并诱导其向M2极化的作用,同时,具有诱导巨噬细胞分泌低浓度IL-6的特性,说明其在引发慢性炎症及肿瘤免疫应答、逃逸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综合上述信息,对致癌、免疫激活及肿瘤治疗相关细菌LPS的结构、活性、分子机制等研究将有助于明确革兰民阴性细菌在慢性炎症、肿瘤发生、免疫调控等中的作用,以期为相关疾病预防与治疗提供新的策略与靶点.

具核梭杆菌;脂多糖;THP-1;白介素6;慢性炎症;单核细胞

48

上海交通大学医工交叉项目YG2021QN38

2022-01-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4817-482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微生物学通报

0253-2654

11-1996/Q

48

2021,48(1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